丑橘,从10月下旬就开始上市,直到次年的春天。
有一年,一个师兄和他的同事分享了亲戚寄过来的丑橘,不少人订购;
师兄回访『客户』,好些人表示『没有你带去办公室的好吃』。
树上的鲜果是有时节的,下一波有可能就是另一个品种了。
呃,听起来,怎么那么像是托词呢……
这是试吃和批量不同?
还是自家吃的和卖的不一样?
春见,春香,爱媛,耙耙柑,不知火,清见……
这些都是『丑橘』涵盖的品种,也都是『亲戚』,但是上市季节、口感、大小、价格,差异都不小。
纳尼,吃个橘子还需要把自己培养成水果买手?
年年都吃免费水果的我,选了市面上比较常见的三个丑橘品种进行对比说明,给喜欢吃水果的你参考~
4月开花,次年4月成熟,整整十二个月的阳光雨露给你带来北纬30°的味道。
4月,是属于不知火的,买它,买它,买它!
『北纬30°的味道』、『花果同树』、『现摘现发』……
你在的各种微信卖货群里,不知火是刚开始卖;还是已经『最后一波发货』了呢?
菜市场和超市,水果店和生鲜电商,淘宝、微信群、朋友圈、快手、抖音,你平时都在哪儿买呢?
有了上面的对比信息,选择靠谱的卖家就再也不用妈妈担心了
淘宝店家和各类微商:
只在口感最好的时间段卖货的,通常会是家里有果园的人;
大货都是卖给了水果商,留小部分的果子在树上充分糖化,在网上卖;
通常会用下班时间和周末回去摘果子、发货;熟人、朋友和回头客居多。
比如,这个温柔的小姐姐主业是做旅游的,下班后卖卖父母种的桔橙。
又比如,这个耿直的小哥哥主业是外科医生,休息的时候卖卖老房子四周种的橘子,卖卖老丈人家里的枇杷。
出货量特别大的,通常是商贩;在上市初期就开始卖的,也往往是商贩。
商贩的通常是下乡收果子,有冷库,量太大的情况下,也不大容易做到现摘现发;
也有的店家是自己承包一片果园,专做电商。
选择在商贩购买的好处是,可能会搞一些活动,可能买到便宜一点的水果。